《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》(2)
来源: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
怎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?过去我们强调保全部、保所有品种,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唯一选择,而我们基本也做到了。现在,国内粮食需求增长很快,粮食安全要靠自己保全部,地不够,水不够,生态环境也承载不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,合理配置资源,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,确保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。全党必须明确,保谷物、保口粮,决不能以为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了,仍然要坚持一刻也不放松,因为实现有质量的这“两保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——《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13年12月23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75页
“民之大事在农”。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始终不能有丝毫动摇。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、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,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,持续增加农民收入。农业基础打好了,我们应对风险就有底气,发展经济就有回旋余地。
——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》(2014年12月9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136页
中国人自古就认为:“民以食为天。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解决好十三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是中国发展第一位的任务。长期以来,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,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,为中国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—— 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开馆发表的欢迎辞(2015年5月1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5年5月2日
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。
——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(2015年7月16日-18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5年7月19日
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,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。
——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(2016年3月8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6年3月9日
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要绷紧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我说过,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,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。这是从战略上考虑的。要严守耕地红线,推动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,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防止粮食生产出现大的滑坡。
——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》(2016年12月14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210-211页
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。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为抓手,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,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,夯实粮食安全基础,延伸农业产业链,着力发展高附加值、高品质农产品,提高农业综合素质、效益、竞争力。
——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(2017年4月19日-21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4月22日
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——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》(2017年10月18日),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三卷,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,第25页
“民为国基,谷为民命。”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。我多次强调,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。
——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》(2017年12月28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247页
我多次强调,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,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,不能把耕地改少了,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,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,这些底线必须坚守,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。
——《加强和改善党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领导》(2017年12月28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263-264页
经济形势越复杂,越要稳住“三农”。“五谷者,万民之命,国之重宝。”对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,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,任何时候都是真理。
——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》(2018年12月19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283页
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。我反复强调,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。尽管当前我国粮食供给总量充裕,有些品种甚至供过于求,但粮食生产能力基础并不稳固,要推动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落实落地,合理调整“粮经饲”结构,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不出问题。
——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》(2018年12月19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283页
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,是“三农”工作头等大事。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。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,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——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》(2020年10月29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301页
“五谷者,万民之命,国之重宝。”我反复强调,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,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。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,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,充分印证了这一点。
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,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,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。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,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,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,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,宁可多生产、多储备一些,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。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,面积、产量不能掉下来,供给、市场不能出问题。
——《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》(2020年12月28日),习近平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7页
端自己的饭碗、装自己的粮食是底线,甘蔗、大豆等重要农产品要扶持保护,不能放任不管,不能全靠进口。
—— 在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指示(2021年4月27日)